陳友珍:牢記黨的宗旨 爭做合格公仆
陳友珍同志1979年被錄用為周寧縣茶葉公司職工,1984年入黨。在茶葉公司工作期間,先后被抽調到縣委組織部清檔組、落實政策辦公室、縣檔案局、縣檢察院等單位幫助工作。1990年因“嚴打”斗爭需要,借用到縣公安局,在借用期間,以優(yōu)良的品行和出色的業(yè)績得到公安局領導的信任和好評,隨后調入縣公安局。1994年通過考試被錄用為國家公務員,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在公安局十八年來,先后在局機關總機班、辦公室工作過。1996年因工作需要調任周寧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戶籍內勤、治安民警,現(xiàn)職務為警長。陳友珍同志參加工作至今的二十多年間,無論是在什么工作崗位、無論是從事何種工作,都能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以腳踏實地的作風,滿腔熱情的態(tài)度,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在縣茶葉公司工作期間連續(xù)10年被評為茶葉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到公安系統(tǒng)工作以來,先后被評為縣計劃生育先進個人、公安局先進工作者、縣人民滿意政法干警,二次受到縣局嘉獎,一次市局嘉獎,其家庭也被評為“五好家庭”,2004年度被寧德市婦聯(lián)授予市“三八紅旗手”,2006年度被福建省婦聯(lián)授予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陳友珍的主要事跡有:
一、努力學習政治業(yè)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陳友珍同志參加工作以來,先后換過十多個工作崗位,無論在哪個工作崗位上,她都能認真學習政治理論,刻苦鉆研業(yè)務知識,做到政治堅定、作風扎實、業(yè)務精通,把自己鍛煉成為本職工作的業(yè)務骨干和行家里手。尤其進入公安隊伍后,友珍同志感到自己是公安隊伍的一名新兵。她深知: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必須具備優(yōu)良的政治、業(yè)務素質和政策水平,特別是新時期黨對公安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她十分注重知識的更新,充分利用業(yè)余時間和崗位鍛煉的機會,不斷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善于敏銳洞察新的形勢,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自覺錘煉,不斷增強做好公安工作的能力。同時她把業(yè)務學習看作是提高業(yè)務知識,掌握為人民服務本領的必經(jīng)途徑。為此,她在認真學習政治理論的同時,還深入學習法律法規(guī),積極參加公安部門組織的業(yè)務培訓,自學了治安管理專業(yè)等課程,獲得了法律大專文憑。到戶籍室工作時,正值全市戶口上微機管理改革年,城關地區(qū)有35000多常住戶口,這對于剛調崗上任的戶籍警來說,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這些知識,盡快熟悉業(yè)務,其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陳友珍同志卻沒有被困難所嚇倒,為了盡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陳友珍同志認真學習國家關于戶籍管理的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公安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虛心向老同志求教,認真研讀電腦書籍,晝夜苦練電腦操作技能,有時手指練痛了,手臂練腫了,她也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獲,由于友珍同志的刻苦學習,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電腦操作技能,實現(xiàn)了微機推向前臺辦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居民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常住人口登記表、計算機數(shù)據(jù)“四一致”,主項準確率、十六周歲以上常住人口照片收集率、掃描率、居民戶口準確率達到100%。
二、克服家庭困難,努力搞好工作。
陳友珍同志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牢記自己是一名公安干警,在平時的工作中,事事、處處、時時都以黨員的條件來嚴格要求自己,以一名合格公安干警的標準約束自己,對事業(yè)兢兢業(yè)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表現(xiàn)出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政治責任感,將自己的責任、熱情、智慧和心血全部奉獻給黨的公安事業(yè)。陳友珍同志今年四十八歲,身體不大好,丈夫長期在外務工,獨生女大學畢業(yè)后,即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省檢察院,現(xiàn)在福州工作,婆婆早年因病去世,家里留下一個九十二歲的公公,其公公二十八年前實施膀胱癌切除手術,手術后時常大小便失禁,長期需要特別護理,陳友珍同志每天都要給他端屎端尿,喂飯喂藥,為了避免褥瘡,每天都要給公公擦一遍身體,換下的尿布都要經(jīng)過認真清洗消毒,遇到公公病急,她都整夜守在病床前,被譽為“好媳婦”。為了不影響工作,她每天五點起床,料理好公公的吃喝拉撒,就趕到市場買菜,買好菜就趕到辦公室上班,從未因家庭事務遲到早退。上班她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下班她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此外,陳友珍同志還經(jīng)常深入轄區(qū)核對戶口、了解人口管理情況,掌握人口信息,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偵察破案、市場管理、計劃生育等部門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受到有關部門的好評。戶籍檔案不齊全歷來是城關地區(qū)戶口管理的老大難問題,陳友珍調到戶籍室以來,經(jīng)常利用晚上、周末時間進行微機錄入、照片掃描、十八位號碼登錄等工作,大大規(guī)范了城關地區(qū)戶口檔案。去年11月,上級下達獅城戶籍室在半個月內完成2000張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的換發(fā)任務,開頭幾天,由于居民對換發(fā)第二代身份證的重要性理解不夠,到戶籍室換證的寥寥無幾,為了按時完成任務,陳友珍同志與所領導一道深入社區(qū)、村莊,向群眾講明做好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換發(fā)工作的重要性,經(jīng)過宣傳發(fā)動,群眾積極踴躍地來到窗口辦理換證工作。雖然群眾愿意辦理了,但要在十多天內完成2000份的換證工作,其工作量是相當大的,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陳友珍同志犧牲中午、晚上及周末休息時間,加班加點,在她的晝夜奮戰(zhàn)下,按上級規(guī)定的時間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此項任務完成后,又遇到二代證的換證高峰,時間緊、任務重,友珍同志發(fā)揚連續(xù)作戰(zhàn)的精神,投入二代證的換發(fā)工作,滿足了群眾換證的需要。看到陳友珍同志沒日沒夜地奔波操勞,她的丈夫心疼地說:“你這樣下去,就是鐵打的人也受不了啊。”陳友珍同志卻說:“我是一個媳婦,就是要孝敬父母,我是一個人民警察就是要做好黨的工作,只要我盡心盡責了,我就會無怨無悔。”
三、端正服務態(tài)度,熱情服務群眾。
陳友珍同志深知“人民”二字的份量,只有心中裝有人民,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作出發(fā)點和著眼點,才能做好戶籍管理工作。戶籍室是公安機關的窗口,戶籍室服務態(tài)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公安機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城關地區(qū)常住人口多,工作量大,近年來國家實行戶口管理制度改革,公安部門推出了大量的便民利民措施,放寬了對戶口遷移的限制,隨著人口城市化的推進,大量的農(nóng)村人口涌入城市,現(xiàn)常住人口達到4萬多人,且周寧外出經(jīng)商人員多,人口流動性大,每天辦理戶口迂移、出具戶籍證明、辦理居民身份證的入絡繹不絕,只要是上班時間,戶籍室窗口都擠滿了等待辦事的群眾,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但陳友珍同志并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降低自己的工作標準。始終以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負責,一絲不茍,默默奉獻。認真查閱、核實檔案,力求準確率達到100%。由于警力不足,戶籍室時常就她一個人,陳友珍同志堅持熱情、誠懇的工作態(tài)度,耐心地接待每一位群眾,做到百問不煩,能辦的事馬上辦,不能辦或者不能馬上辦的,就講清政策,說清道理,材料不全的就發(fā)給辦事指南卡,設置了辦事指南示范臺,指導群眾辦理,對不識字的群眾,給予代筆或預約上門服務,從不簡單地回答“不知道。”來往辦戶口的群眾多,有時遇到一些等得不耐煩的群眾抱怨,陳友珍同志總是面帶微笑,邊干邊耐心地宣傳解釋,有時下班時間到了,可窗口還余下幾個等待辦事的群眾,為了避免群眾再跑一趟,她總是推遲下班時間,將要辦的事情辦好,使群眾高興而來,滿意而去,很多群眾辦完事后,都不忘在窗口的意見簿里寫上“滿意”二宇。有個家住離城關五十多公里的禮門鄉(xiāng)首洞村七十多歲的老阿婆,因兒媳婦出門在外,到城關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當她走了二十多里的山路,又驅車趕到城關時,已接近上午十一點,陳友珍同志受理后,考慮到老人的困難,在自己抓緊辦理的同時,還打電話給有關部門,請他們推遲下班時間,等待老人辦理手續(xù),隨后還帶著老人到有關單位辦理,待辦完備種手續(xù),已快下午一點了,友珍同志顧不上疲勞和饑餓,將老人送上返鄉(xiāng)的汽車,老人感動地說:“我真沒有想到,來城關碰到你這么好的阿妹。”由于陳友珍同志服務態(tài)度好,工作認真負責,在城關地區(qū),每談到陳友珍,無不交口稱贊。
四、堅持依法辦事,杜絕不正之風。
雖說現(xiàn)時戶口政策放寬,但戶籍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還十分嚴謹。作為一名戶籍警察,手中或多或少掌握著一些權力,一此群眾根據(jù)不同的需要,甚至有少數(shù)人懷著非法目的,要求陳友珍同志給其更改年齡或者姓名,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遇到這種情況,陳友珍同志總是堅持原則,恪盡職守,不怕得罪人,依法依規(guī)辦事。法律政策明確規(guī)定不能辦的就婉言拒絕,自己拿捏不準的就請示領導,領導同意后,辦好手續(xù)報領導審批。從未因人情關系而放寬政策,違章辦案,也未因工作失誤或違反政策規(guī)定出現(xiàn)失誤受到批評,其嚴謹?shù)墓ぷ髯黠L和依法辦事的精神受到群眾的高度贊揚和領導的好評。
陳友珍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公安干警,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她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辛勤耕耘,默默地奉獻著自已的青春。陳友珍同志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自尊、自信、自立、自強。陳友珍同志這種不為名利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客觀公正的處事原則,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恒的奉獻精神,傾入戶籍工作的滿腔熱情,深深打動著轄區(qū)內的群眾,也深受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好評。
責任編輯:劉寧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