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寧德市舉行 2019年防汛備汛情況新聞通報會
主持人 黃秀拱:
感謝陳家鑫副局長的介紹與通報!
接下來,歡迎記者朋友就各自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先舉手示意,應邀提問時自報身份?,F(xiàn)場提問現(xiàn)在開始。
寧德晚報記者:東湖塘二十五孔水閘拆除重建,現(xiàn)在工程進展如何,何時完工?
陳家鑫:東湖塘二十五孔水閘建成于1965年,總寬度123.9米,共25孔,每孔凈寬3.5米,承擔著寧德市中心城區(qū)防洪防潮排澇的重要任務。經過五十多年的運行,海水的長期侵蝕,水閘出現(xiàn)混凝土結構開裂、脫落,啟閉機系統(tǒng)和電器設備老化等問題,經鑒定為三類水閘,運行存在隱患,為此,2017年我市啟動了東湖塘二十五孔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該項目除險加固工程概算投資7941.7萬元,總工期28個月,設計將水閘原25孔改造為9孔,每孔凈寬10米,采用80T液壓式啟閉機,實行自動化控制。
為了確保城區(qū)防洪安全,施工采用“二期導流枯水時段(10月至次年4月)”施工方案,分兩期施工。其中一期左閘段4孔閘門于2017年9月動工建設, 2018年4月完成啟閉設備安裝,閘門具備啟閉條件,確保了2018年城區(qū)安全度汛。二期右閘段5孔閘門于2018年9月啟動建設,目前土建部分已封頂,正進行閘門及啟閉設備安裝,計劃4月底完成閘門與啟閉機聯(lián)機調試,閘門具備啟閉條件,主體工程完工并投入運行,以滿足2019年防洪度汛要求。
寧德人民廣播電臺記者:今年我市的防汛防災工作重點有哪些?
陳家鑫:總的看,我市陸上安全隱患多,海上防臺壓力大。先介紹幾組數(shù)據:(1)水利設施多,我市現(xiàn)有小(二)型以上水庫456座,還有近400座的小山塘,保護面積千畝以上海堤80條。(2)地災隱患點多。經自然資源部門排查,目前,我市地質災害隱患點共1422處,受威脅人口6萬多人。(3)網箱漁排多。根據海洋與漁業(yè)部門統(tǒng)計,目前,全市沿海漁船總數(shù)達3577艘,船上人員總數(shù)1.3249萬人,海上養(yǎng)殖網箱69.8502萬箱,養(yǎng)殖人員達1.3746萬人。此外,海上還有大量的“三無”船只,管理難度大,給海上防臺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這些眾多的水利工程、地質災害隱患點及海上生產設施是我市防汛防臺風工作的重點。
面對這么多的防汛重點,我們將通過四個措施來防范,一是繼續(xù)加強對水利工程、海上漁船、漁排,陸上地災隱患點、山洪易發(fā)區(qū)等主要防御對象的管理,修訂完善防汛防臺風工作預案,重點加強對“三無”船只的管理,明確管理主體責任,把“三無”船只信息納入村級預案,實現(xiàn)網格化管理。二是組織開展防汛搶險隊伍實訓和應急演練,提升搶險隊伍應急能力。同時,補充添置防汛物資儲備,滿足搶險救災需要;三是加大宣傳的力度,繼續(xù)舉辦有關防災減災方面知識的培訓班,不斷提高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防災抗災意識。四是充分發(fā)揮鄉(xiāng)鎮(zhèn)防汛指揮圖和高清視頻指揮決策系統(tǒng)的作用,全面提升防汛決策部署和指揮工作效率。
閩東日報記者:提到山洪災害那和我們具體說下哪些區(qū)域是山洪災害防范重點?山洪災害常用的預警方式有那些?謝謝。
陳家鑫:各類在建工程施工場地和生活區(qū)域、山區(qū)中小型水庫塘壩周邊、高陡邊坡附近村寨等都是發(fā)生山洪地質災害的“高危區(qū)域”,必須全面梳理隱患點,做好防范預案,強化應急值守,充分發(fā)揮已建的山洪災害監(jiān)測預警系統(tǒng)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一旦危險來臨及時處置并迅速轉移群眾,做到“預警及時、反應迅速、轉移快捷、避險有效”,確保人員安全。
目前常用的預警方式主要有:電話、電視、手機短信、預警廣播、手搖報警器、喇叭、銅鑼、人員喊話等。
主持人 黃秀拱: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現(xiàn)場提問就到這里。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和各位領導的詳盡回答!會后,記者朋友還可以繼續(xù)采訪相關部門負責同志。
各位記者朋友,市防指與市水利局積極踐行并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認真落實防汛備汛各項工作,夯實防汛工作基礎,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希望媒體朋友加大宣傳報道力度,一如既往地支持防汛工作,為我市堅持高質量發(fā)展落實趕超、全面實施“一二三”發(fā)展戰(zhàn)略作出貢獻。
今天的新聞通報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
責任編輯:孫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