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戰(zhàn)士 勇往直前——記市醫(yī)院放射科主管技師崔小巍的“抗疫”故事
寧德網消息(記者 張穎珍)醫(yī)生,救死扶傷是天職。黨員,沖鋒在前是使命。當兩種角色集于一身時,造就了白衣戰(zhàn)士的勇往直前和敢于擔當。寧德師范學院附屬寧德市醫(yī)院放射影像科主管技師崔小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醫(yī)者和黨員的深刻涵義。
1月22日,市醫(yī)院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院黨委研究決定,將東僑院區(qū)CT室3號機房作為此次疫情防控專用機器。誰來操控機器,誰來直面病毒挑戰(zhàn),成了擺在眼前的問題,“我有豐富的經驗,我來最合適!”崔小巍主動請纓,要求把這個高風險的崗位留給自己,承擔起為發(fā)熱病人、可疑患者做檢查的任務。
從那以后,崔小巍便以科室為家,吃住都在醫(yī)院,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他還利用下班時間,自駕在兩個院區(qū)之間奔波,義務幫助運送防疫物資,為年輕技師做防護培訓和操作訓練。兩個年幼的女兒想爸爸了,就只能通過微信視頻向爸爸撒嬌,看著手機里的女兒乖巧地說會好好聽媽媽的話,不吵架不打架,崔小巍既欣慰又愧疚。當小女兒生病時,他看著視頻里哭著要爸爸抱的女兒,心如刀絞,“有時候真想回家抱抱孩子,但崗位需要、疫情需要,也為了家人考慮,我不能走。”崔小巍說。
1月27日,市醫(yī)院啟用原感染科專用病房作為隔離病房,疫情防控工作再次升級。31日上午,放射影像科收到院部通知:感染科隔離病房需要放射科人員長期進駐協(xié)助治療。作為放射影像科“老牌”技師的崔小巍立即毛遂自薦,“我是老黨員,有2003年非典救治經驗,讓我先上。”
隨后,崔小巍帶著一臺移動床邊X光機來到隔離病房報到,“做隔離病房里醫(yī)生的眼睛,為他們的救治增一分把握。”
當天下午,剛進入隔離病房的崔小巍,還來不及與同事寒暄,便急匆匆全副武裝開始為患者檢查。此后的每天,崔小巍在各個病房來回穿梭,與確診病人面對面接觸,隨時監(jiān)測他們的病情變化。每當脫下防護裝備時,他渾身早已被汗水浸透,口罩和護目鏡在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紅印痕,鼻梁也常常被磨破。
5月22日,崔小巍的防疫崗位再一次發(fā)生變化,他被抽調至廈門國際機場,協(xié)助開展境外輸入人員疫情防控工作。在廈門專班里,他利用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和防護經驗為同事做崗前培訓,在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也保障了同事們的個人安全。工作期間,他認真站好每一班崗,為每一位目的地是寧德的旅客做好詳細的信息登記和貼心的隔離安置。他負責的聯(lián)絡工作繁瑣細致,不僅包括與寧德后方的信息傳遞核查和人員轉接安排,還包括隔離酒店的應急處置。
隔離期間的人員身處異鄉(xiāng)、活動范圍受限,很容易出現(xiàn)情緒波動,有過相同隔離經歷的他耐心地和他們溝通,分析隔離的必要性,解釋隔離費用的收取和隔離轉接的流程安排,盡心為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各種煩惱,讓他們能夠安心度過隔離期平安返回寧德。許多老鄉(xiāng)們返回寧德前都會給他發(fā)去一條問候的微信,感謝他的耐心、細心,以及給予他們的關心和幫助。
在日前舉行的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崔小巍榮獲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他說:“作為一名醫(yī)務人員和共產黨員,我必須沖鋒在前,在疫情面前義不容辭,這是我的職責。”憑著黨員的堅定信念、對工作的熱愛和治病救人的情懷,崔小巍在二十年的踏實工作和努力鉆研中,一步步成長為科室的技術骨干,帶領技師團隊堅守在每一天的影像檢查崗位上,奔赴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nbsp;
責任編輯:陳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