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者也 | 王雪平:鼠曲粿
春節(jié)前,幾陣斜風(fēng)、幾場細(xì)雨,小路旁、田埂上、茶園邊、梅園里,一簇簇、一叢叢、一片片的鼠曲草便披著一身白絨絨的細(xì)毛喜滋滋地從地里探出頭來。
我老家的冬天溫潤如春,立春節(jié)氣還沒到,冬天就已經(jīng)崩潰,春天總是眉開眼笑提前登場。在明媚的暖陽下,隨處可見鼠曲草的身影。猶記兒時,每到年底,家家戶戶都要做一些鼠曲粿以備正月待客用。村人先將采來的鼠曲草清洗干凈,然后放入沸水中焯一焯,撈起來瀝干剁碎,最后倒進(jìn)干凈的石臼中去舂。用石錘一下一下地舂,直到舂成糊狀為止。這時和倒入早已蒸熟的適量粳米一起捶打。剛舂好的鼠曲粿又香又軟,散發(fā)出淡淡的、糯糯的青草味。人們將舂好的鼠曲粿放到圓圓的竹箕上,用刻有花鳥魚獸的模子來印成圖案各異的粿,這些印有圖案的鼠曲粿擺在竹箕上簡直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它們的身上似乎藏著濃得化不開的盎然綠意;又好像裹著萬千風(fēng)情的春色。不得不佩服我們的先人,居然可以將吃的東西做成如此精美、如此好看。
村民們變著花樣煮鼠曲粿:或炒、煎、炸。其中被大多數(shù)人喜愛的是紅糖炒鼠曲粿。炒時先將鼠曲粿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然后放到鍋里炒至微微發(fā)黃時,倒入早已準(zhǔn)備好的紅糖水,再文火燜上一會兒直到糖水被全部吸收,最后一道里面青翠碧綠,外表閃著紅銅般光澤的鼠曲粿裝盤上桌。頓時時間凝固了,空氣也仿佛停止了流動,只有糖的香甜中夾雜著淡淡的青草香撲鼻而來,致命的誘惑也從這一刻開始,人們禁不住伸出筷子,將鼠曲粿往嘴里送,細(xì)細(xì)地品、慢慢地嘗,糯糊糊的、甜滋滋的、香噴噴的,滿嘴生香,真舍不得一下子咽下去。
炸鼠曲粿吃也是不錯的選擇!剛炸出來的鼠曲粿兩面金黃,又酥又香,咬上一口,香氣便繚繞在舌尖上,纏綿在唇齒間,久久都揮之不去,那獨特的色香味真是令人陶醉。
近年來,這道生在鄉(xiāng)村的美食成為吃慣了山珍海味的人們舌尖上的惦念,它的名氣越來越大。市場上有專賣鼠曲粿的,正宗的鼠曲粿供不應(yīng)求,于是有些重利的商販也賣用芥菜葉替代鼠曲草加工的假鼠曲粿。這種贗品表面上看起來與真品沒什么區(qū)別,但聞起來沒有鼠曲草的芳香,吃起來的味道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假貨的味道不僅寡淡,而且沒有真品那種嚼勁,勾不起舌尖上的誘惑。所以很多人擔(dān)心買到假貨,寧愿繞遠(yuǎn)道來家鄉(xiāng)買鼠曲粿??吹饺藗儗κ笄@如此青睞,村里專門設(shè)立了主題活動,時間選在立春前后。遠(yuǎn)道而來的人們可以到地里親手采摘鼠曲草,然后和熱情好客的村民一起做鼠曲粿,品嘗著自己親手做成的香糯的鼠曲粿,客人們臉上掛著笑,眼里發(fā)著光,滿心的歡喜。
平淡無奇的粳米和普普通通的鼠曲草因為滲入了先人的智慧,變成了一道誘人的美食。它給人們帶來暖意融融的向往,通過舌尖,給人以溫潤的撫慰。
來源:閩東日報 王雪平
編輯:劉寧芬
審核:邱祖輝 林珺
責(zé)任編輯:劉寧芬
(原標(biāo)題:知乎者也 | 王雪平:鼠曲粿)